核心提示
单顶百会倒立举哑铃、绝活五棍夹身悬空千斤顶、倒立地权手托40斤实心钢球转着玩、举哑背上驮个成年人做俯卧撑……这些光是铃霸听着都让人惊奇的“技击绝活”
单顶百会倒立举哑铃、绝活五棍夹身悬空千斤顶、倒立地权手托40斤实心钢球转着玩、举哑背上驮个成年人做俯卧撑……这些光是铃霸听着都让人惊奇的“技击绝活”,并非只存在于武侠小说里。气令在晋江,媛顶有如许一位“武林妙手”,梅岭他天天早上城市在八仙猴子园将这些“绝活”训练一番,岁庄经常引得四周熬炼的绝活人健忘了熬炼,围不雅喝采。倒立地权他叫庄地权,举哑人们赞叹于他的铃霸身手不凡,却不晓得他已是气令一位73岁的老者。在晋江梅岭街道桂华苑小区的媛顶晋江市晋台传统技击交流协会练功场,咱们见到了庄地权。梅岭面前的庄地权身着红色背心,双目炯炯有神、中等身高、身段健硕、腰杆笔挺,手臂上肌肉显露出的气力让人赞叹。庄地权向咱们展示了他的绝活:单顶百会倒立举哑铃、五棍夹身悬空千斤顶。只见他用百会穴顶在一根铁柱上,然后双手撑住高空,双脚一蹬,便轻松地倒立于铁柱上。铁柱的直径只有两厘米摆布,待调解好身体与高空垂直后,他便拿起一旁的哑铃做起倒举静止。“一下、两下、三下……”跟着庄地权手上哑铃的升降,咱们看得紧张万分,都为白叟家捏了一把汗,但演出竣事落地上去的庄地权却感觉这十几下不算什么,他垂头让咱们看头顶的百会穴,只见头顶中间的百会穴已凹下一个深深的窝,“这个凹下的窝要十几分钟后才会恢复到寻常的样子。”“明天演出的两个绝活都属于摩方居上金刚功,适才做的是单顶百会倒立举哑铃,这个举措需求二三十年才气练成。”从十几岁起,庄地权便天天训练单顶百会半小时摆布,每次做两三组,一组倒立起来都有一二十分钟。关于平凡人来说,倒立一二十分钟本就是难事,再加上照旧倒立在直径只有一两厘米的铁柱上,这就难上加难了。但关于庄地权来说,这还不敷,他倒立的时辰还要双手举哑铃,举上七八十下才算实现当天的训练。“倒立拿工具这个举措是很不轻易的。这两个哑铃有26斤,一个13斤重。像咱们正常站立的时辰拿1斤的力,倒立拿起来就等于四斤的力,26斤就相称于倒立时有100多斤。”庄地权说,训练单顶百会倒立举哑铃时,他是一下一下逐步练起来的,“先练倒立,然后再训练举哑铃,几岁就举几下,如许训练的时辰就会有个方针。”而五棍夹身悬空千斤顶更不简朴,演出时需求五小我私家别离拿棍子戳住庄地权,此中两根棍子别离戳在摆布胸部,两根棍子别离戳在摆布腹部,一根棍子戳在胃部,然后五人同时发力将庄地权顶起来。“这个叫作千斤顶,力发千钧,这种要练许多年,二三十年逐步锤炼才气到达如许的功力。”庄地权说,刚最先训练这个功法的时辰,他就把一根棍顶在墙上,然后本身戳、本身撞击,或许拿铁、哑铃全身拍打,练到厥后有功力了,到了必然境界后就逐步增长夹棍,从一根到两根,逐步三根、四根、五根地增长。“这个训练欠好练,两根以上就必需有人帮助。”庄地权说,此刻每次训练都要叫上门徒、伴侣一人顶一根棍才气实现得了。“他的这两个绝活,在技击界是很少见的,咱们到各地去交流时,连技击界同好都要竖拇指惊叹。”晋台传统技击交流协会会长陈振南说道。习武60年天天不间断“我从13岁就最先练拳习武,至今练武曾经有六十年了。”庄地权带咱们来到他的事情室,向咱们讲述他与技击的故事。这个事情室位于桂华苑小区,就在练功场对面。一走进事情室,就看到墙上挂满了各类声誉和证书:在2013年厦门国际技击年夜赛上,他演出“五祖内功”得到金奖;在2014年第三届厦门国际技击年夜赛上,他演出头顶百会穴荣获金奖;被授予“国际技击六段武师”称呼……他照旧中国技击协会参谋、泉州市技击协会第四届委员、晋江市晋台传统技击交流协会参谋等。“那时很早就进去讨糊口,在黉舍门口摆摊卖工具,学生下学后,我就收摊去训练。”庄地权说,由于从小热爱技击,他把时间都用于训练上。关于本身的习武履历,他滚瓜烂熟:1963年,他拜戴碧安为师,习练罗汉拳;1964年,他拜程文祥为师,习练太祖拳;1966年,他拜章云柳为师,习练气功、罗盘手和各项拳技……他铭刻每位恩师的名字和辅导,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颠末天长日久的好学苦练,庄地权练就一身真功夫,并在理论中独创了几门硬功夫,除了单顶百会倒立举哑铃、五棍夹身悬空千斤顶这两个绝活,他还可以手托40斤实心钢球转着玩、背上驮个成年人做俯卧撑……从13岁最先练武到此刻,庄地权天天都要训练,从不间断。气候晴好,他就会到户外去训练;碰到起风下雨,他便在室内训练。“你别看我此刻在和你们发言,实在我也在训练着。”庄地权说,他时刻都在训练提气,“训练是无处不在的,你们看看我和你们发言的时辰,胸腔这里是不是也是使劲的?”世人伸手去触碰,果真,庄地权发言时,整个胸腔和腹部肌肉都是坚挺的发力状况。传承发扬传统技击此刻,庄地权天天都还要去八仙山熬炼,“炎天5点多就去,气候转凉后就五六点去,练到七八点再回来。”庄地权说,训练惯了,哪天不练就不从容,并且技击功力是无止境的,没有对峙训练是不行的。“虽然他曾经73岁了,但不管是身体照旧心态,都比40多岁的中年人要好得多。你看他只需一出门,手上城市带着两个实心钢球把玩训练。”庄地权的门徒林照连说道。已是花甲之年的林照连追随庄地权进修技击有二三十年了,他从庄地权身上学到了许多,“除了技击套路,另有他对技击的痴迷和对峙都对我影响很年夜。”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月,庄地权便最先传授技击套路了,数十年来,他传授的学生已有近千人。“我记得1972年就在沟头教拳了,阿谁时辰都是白日干活,晚下来教拳。学生许多都和我春秋相仿,白日要事情,晚上才有空进修。”庄地权先后在晋江青阳、罗山、陈埭、磁灶、深沪和南安水甲等地创办技击培训班,造就了一多量技击喜好者。因为传授的学生太多,他经常会碰到喊他师父的人,本身却想不起来在哪里教过。“去年去喷鼻港交流,有个同亲会的会短跑过来和我合影,说46年前跟我练过拳。”庄地权笑呵呵地说道,“都过了46年了,我哪里还记得呀。”虽然不记得了,但庄地权照旧很开心这些门生记得本身教过的内容。中国技击讲求“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吻”,庄地权几十年如一日对峙表里兼修的同时,也仍悉心肠传授门生。在八仙山熬炼时,碰到猎奇的路人或许有心想学的,他城市知无不言。“习武自己就是很好的熬炼体式格局,可以强身健体,年青人多相识多接触是功德。”庄地权感觉,习武不只能弘扬中华技击精力,还能强身健体。因而,他在晨练的时辰,城市无意识地指导身边的年青人“操练”起来,教他们真正“站如松、坐如钟”,让年青一代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亲身感触感染“非遗”技击文明的传统魅力,“这是传统的中汉文化,要一代又一代传承并发扬光年夜。”